?
一、什么是ERG理論?有什么意義?原則是什么?
1、ERG理論:
生存、相互關系、成長三核心需要理論的簡稱。大量實證研究基礎上對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加以修改而形成的一種激勵理論。
實踐將職工的需要分為以下三類較為合理和有效:
(1)生存(existence)需要。即提供一個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項目。
(2)相互關系(relatedness)需要。人們對于保持重要的人際關系的要求。這種社會和地位的需要的滿足是在與其他需要相互作用中達成的,與馬斯洛的社會需要和自尊需要分類中的外在部分是相對應的。
(3)成長(growth)需要。即人們希望得到發展的內心愿望。包括馬斯洛的自尊需要分類中的內在部分和自我實現層次中所包含的特征。
2、意義:
需要就是激發動機的原始驅動力,一個人如果沒有什么需要,也就沒有什么動力與活力可言了,反之,一個人只要有需要,就表示存在著激勵因素。作為一名領導者,不僅要掌握充滿活力的需要理論,還要善于將滿足員工需要所設置的目標與企業的目標密切結合起來,同時應特別注重下屬較高層次需要的滿足,以防止“受挫——回歸”現象的發生。
3、原則:
(1)需要并存原則:ERG理論并不強調需要層次的順序,認為某種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對行為起作用,而當這種需要的得到滿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也可能沒有這種上升趨勢。
(2)需要降級原則:ERG理論認為,當較高級需要受到挫折時,可能會降而求其次。
(3)ERG理論還認為,某種需要在得到基本滿足后,其強烈程度不僅不會減弱,還可能會增強,這就與馬斯洛的觀點不一致了。
二、奧爾德弗的ERG理論:強調人的生存、成長和人際關系:
1、這三種需要并不都是生而具有的。
2、這三種需要也不是按照嚴格的由低到高的次序發展,可以越級發展。人們可能在低級需要未滿足的情況下,就先發展較高一個層次的需要。
3、各個層次的需要獲得滿足的越少,則人們對這種需要越是渴望得到滿足。
4、當較低層次需要得到滿足后,人們就渴望向高層次發展。
5、對較高層次的需要不能滿足,人們就會轉而追求較低層次的需要。
正所謂人是一切的根本。的確對于任何一家企業,團隊都是很重要的。創始人對這家公司是要承擔首要的責任。但任何一個人的資源、能力是有極限的,所以要打造一幫志同道合、能力互補的團隊,來彌補創始人某些方面的不足,因此團隊非常重要
正如劉強東說:“如果有一天京東失敗了,那么不是市場的原因,不是投資人的原因,也不是競爭對手的原因,一定是我的團隊出了問題
對于管理員工和打造團隊,很多創業者苦于找不到方法?小編從團隊建設、股權激勵培訓課程、員工激勵、合伙人制度9年時間,有不少案例和經驗,提供招人、留人、激勵人、股權激勵方案設計等問題的解決方案,可加指導老師微信mayi8746,還可為您發送值3980元的《員工動力系統工具包》。
創業的道路有爬不完的坑,犯不完的錯,關鍵是,你能否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且從不放棄努力。努力到無能為力,老天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作者:mayi8746,九年團隊激勵、合伙人制度建設經驗。
獲取免費資料
企業管理寶典 免費領取
掃描微信立即領取
Tel:400-111-5676
企業免費咨詢
企業管理專家 一對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