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價格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成本、供求關系、國家經濟政策等。
一、成本。
商品價格由生產商品中耗費的生產資料費用、入工費用和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即利潤(含稅金)三個部分構成。其中,前兩個部分共同構成了商品的生產成本(在流通領域還包括流通費用),即企業為生產或銷售某種產品而支出的物質費用和工資費用,這部分屬于企業的生產投入,必須通過商品銷售在價格中得到補償。由于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并不全部歸企業所有,這部分又分為企業利潤和稅金。因此,商品價格是由成本、利潤和稅金三個部分所組成。在生產領域,商品價格具體由生產成本、生產利潤、消費稅(資源稅或產品稅)構成;在流通領域,商品價格由進貨成本(產地商業批發價格或進貨價格)、流通費用、批發或零售利潤、增值稅構成。
成本構成商品價格的主體。從目前商品價格構成的一般情況來看,工業品成本約占價格構成的70%-80%,農產品成本品種間差異較大,約占價格構成的50%-90%,都在價格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成本的變化是影響商品價格變化的最重要原因。在一般情況下成本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化,商品成本上升,價格也會上升,商品成本下降,價格也會隨之下降。
二、供求關系。
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的供給方與商品的需求方以市場為紐帶,以價格為中介,形成供求關系。商品供求的變化與商品價格的變化互為因果,并以相反方向循環往復。
具體表現為:
①供給和需求變化引起價格變化:如果供給大于需求,商品價格下降;如果供給小于需求,商品價格上升。
②商品價格變化又會作用于商品供給和需求的變化:如果商品價格上升,會使商品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如果商品價格下降,會使商品供給減少,需求增加。
③這種關系表現為供給或需求的增加會變為減少,價格的下降又會變為上升,原來不平衡的供給大于需求通過市場競爭和價格變動,在一定的情況下會轉化為需求大于供給的新的不平衡。
三、國家經濟政策。
國家經濟政策對價格形成的影響可以分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
國家經濟政策對價格形成的間接影響,主要表現在國家某些經濟政策的執行會引起商品成本及市場供求等因素的變動,從而引發價格的變動。如提高職工工資、實行加速折舊政策會引起即期單位商品成本上升而產生價格上漲的壓力,實行稅收優惠降低商品成本則可能引起商品價格的下降。
國家經濟政策對價格形成的直接影響,主要是通過國家對商品價格的直接管理即直接定價來實現的,如普遍服務政策、價格補貼政策、農產品收購保護價政策等,這些方針和政策直接關系某些商品價格的形成與確定。當然,價格政策作為國家直接干預價格形成的重要手段,不是固定不變的,它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的變化以及入們對客觀經濟規律認識的深化而不斷調整。
對于管理員工和打造團隊,很多創業者苦于找不到方法?小編從團隊建設、股權激勵培訓課程、員工激勵、合伙人制度9年時間,有不少案例和經驗,提供招人、留人、激勵人、股權激勵方案設計等問題的解決方案,可加指導老師微信mayi8746,還可為您發送值3980元的《員工動力系統工具包》。
創業的道路有爬不完的坑,犯不完的錯,關鍵是,你能否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且從不放棄努力。努力到無能為力,老天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作者:mayi8746,九年團隊激勵、合伙人制度建設經驗。
獲取免費資料
企業管理寶典 免費領取
掃描微信立即領取
Tel:400-111-5676
企業免費咨詢
企業管理專家 一對一解答